当前位置:酷笔趣>历史军事>乱清化学家 最新章节 无弹窗 笔趣阁> 第二二七章 打倒昨日之我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二二七章 打倒昨日之我(1 / 2)

吴可读愕然,“在京甘籍同人”?就是说,甘肃籍的京官,联合起来,委托张椿,来向自己……兴师问罪?</p>

“就为了……这个折子?”</p>

“什么‘就为了’?”张椿说道,“是‘正为了’正为了这个折子!‘就为了’?柳堂,你说的何其之轻巧!你晓不晓得,因为你这个折子,外边已经有了风声,要求轩邸‘暂退藩邸,以避嫌疑’?”</p>

吴可读大吃一惊,脸色都变了:“怎么会?何至于此?我可是……绝无此意!绝无此意!”</p>

顿了一顿,“我这个折子,连‘留中’还是‘交议’,都还不晓得呢,怎么会……”</p>

“柳堂!”张椿大声说道,“你还在做梦呢!你是被人当枪使了!”</p>

吴可读呆了一呆,吃力的说道:“当……枪使?是……哪个?”</p>

“来说是非者,便是是非人!”</p>

“刘颂宇?”</p>

“刘颂宇?”张椿一声冷笑,“刘某人,小角色耳!他不过是个跑腿的,不过是人家拿来煽风点火用的!”</p>

“那是?……”</p>

“刘颂宇的东家,是哪一位啊?”</p>

“醇邸?”吴可读微微张大了嘴,有点儿喘不过气儿来的样子,“你是说,是醇邸,呃,要轩邸,呃,‘暂退藩邸,以避嫌疑’?”</p>

“正是!”</p>

吴可读怔住了,过了片刻,涩声说道:“这……为的什么呢?”</p>

“为的什么?”张椿又是一声冷笑,“恭邸已经‘退归藩邸’了,如果,轩邸也‘退归藩邸’了,你想一想。中枢腾出了多大一块地方?哼哼,从今往后,这么大一块地方,该归谁占了?”</p>

吴可读浑身一震:“你是说,醇邸,呃,竟是想……取轩邸而代之?”</p>

“不然的话。刘颂宇上跳下窜,蹦得那么起劲,为的什么?”</p>

顿了一顿,“你认识刘颂宇多少年了?他是什么人,你还不晓得?他是那种守正卫道之士吗?”</p>

吴可读脑中一片混乱。</p>

刘宝第还真不是什么“守正卫道之士”,他是典型的纵横策士一类人物。重利害,轻义理,讲霸道,不讲王道。刘宝第来找吴可读写这份折子的时候,吴可读还觉得奇怪,这一回,刘宝第怎么对继统、承嗣的“正道”如此执着?</p>

这么说。女帝什么的,不过是太平湖拿来攻掉朝内北小街的……一个借口?</p>

我真的……入了人家的毂中而不自知?</p>

吴可读脑中,“嗡嗡”作响。</p>

“其实,”张椿叹了口气。“继统、承嗣不管嗣皇帝是男、是女,不都是人家的家务事?柳堂,你说你一个汉员,瞎搀和个什么劲儿呢?宝竹坡跳了出来,那是因为人家姓爱新觉罗!”</p>

“家务事”、“瞎搀和”的说法,吴可读并不完全同意,再者说了。鲍湛霖不也是汉员吗?</p>

不过,他无心就此和张椿展开辩驳,定了定神。说道:“茂谷,怎么会是……呃。在京甘籍同人,公推你来找我的呢?”</p>

张椿“哼”了一声,说道:“问得好!”</p>

顿了一顿,“我问你,甘肃的回乱,是哪个平定的?”</p>

“左季高啊……”</p>

话一出口,吴可读就知道张椿是什么意思了:“呃,左季高麾下,主力是……展克庵管带的……轩军。”</p>

“饮水当思源!”张椿说道,“轩军拔甘肃于水火,现在,两个甘肃人,却勾连在一起,大讲什么‘大柄下替’,含沙射影,攻讦轩邸专擅,以致其难安其位!我倒要请教,这算是什么?”</p>

“这……”</p>

吴可读脸上,一阵青,一阵白。</p>

“我再请教,”张椿咄咄逼人,“展克庵目下在做什么事情?”</p>

“在新疆啊,呃,‘总理各营事务’……”</p>

“展克庵及其所部,”张椿朗声说道,“为西征之干城!”</p>

顿了一顿,“柳堂,你想过没有,如果轩邸果然‘暂归藩邸’,展克庵及其所部,将会怎么样?”</p>

吴可读背上的冷汗出来了!</p>

“这,这……”</p>

“假若军心动摇,”张椿说道,“西征大业,竟因此半途而废”</p>

说到这儿,盯着吴可读的眼睛,一字一顿:“柳堂,你岂非千古”</p>

“罪人”两个字,终究没有说出来,叹了口气,改口说道:“岂非致千古之憾?”</p>

张椿的话,虽然没说全,但“千古罪人”四个字,已经在重重的撞击着吴可读的心房,他张口结舌,两只手也微微的抖了起来。</p>

“新疆回乱复炽,”张椿冷冷说道,“‘金瓯无缺’什么的,不必提了,几百万两白银的洋债,也打了水漂!非但如此”</p>

微微一顿,“新疆若回乱复炽,乱局绝不会仅止于新疆境内,一定会外溢至甘肃!甘肃重陷水火,到时侯,哼,不晓得哪个来救甘肃人呢?”</p>

吴可读浑身一颤,脸上露出了难以抑制的惊恐的神情。</p>

“这一切,都拜你吴柳堂如椽大笔之赐!你说,如何能不激动甘籍同人的公愤?”</p>

说到这儿,张椿竖起一根手指,向半空中虚点了一点,“现在,你晓得为什么在京甘籍同人,公推我来找你了吧?”</p>

吴可读的身子,颓然的往下一顿,颤声说道:“茂谷,你别再说了,这件事情,是我做的……不对!”</p>

张椿叹了口气,说道:“柳堂,这件事情,你确实是太欠考虑!”</p>

顿了一顿,“有些事情,你本来多少应该想到些的,念不及此,唉!”</p>

又顿一顿,“不过,另有些事情,你却未必晓得轩邸对甘肃的好处。可不止于平定回乱!”</p>

吴可读抬起头来,用探询的目光看着张椿。</p>

“西征大军进兵新疆,”张椿说道,“甘肃就成了大后方,若换了第二个人主持其事,甘肃既然是大后方,那么。拿甘肃支差、支粮,石头里榨出油来,天经地义!可是,甘肃本来就地僻民穷,又经回乱连年蹂躏,真拿甘肃这么折腾。甘肃人的日子,还怎么过?多少人得逃荒?多少人得上吊?”</p>

顿了一顿,张椿冷笑说道:“换了别个,只要能打胜仗就好,甘肃人的死活,不过‘些些小节’,何足道哉?”</p>

“可是。甘肃、北京,信件往来,有没有哪个同乡,向你抱怨过。以西征大军支差、支粮为苦的?”</p>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